焦慮世代的因應,透過藝術療癒來陪伴孩子安頓身心 學校心理師 岳羚羚 存在的焦慮,面對未知的課題 從 2020 年到 2021 年受到新冠肺炎的衝擊,後疫情時代的現在,世界有了極大的變化,尤其是衝擊勞動人力市場,家庭收入就像工廠生產線一樣的停擺、縮減,而迎著強風的家庭,在世界動盪的風中飄渺。除了大環境的動盪,滑世代的訊息量、社群網絡的連結,也同時在衝擊我們的孩子,對於自我意識、人際和界線關係仍在發展階段的兒童青少年而言,無疑是更加的。焦慮影響孩子的課業表現、睡眠品質、食慾,甚至在長期的慢性壓力和焦慮的狀況下延伸出憂鬱的議題,更嚴重的不但無法來上學,甚至伴隨自傷或自殺等,讓家長及老師們更加擔心和煩惱。 學生說: 「我覺得我對甚麼都沒有感覺,也都不想做,我真的好想一走了之。」 「來學校要面對課業和考試,但我真的不知道以後要幹嘛,我真的好痛苦。」 「我對自己沒有信心,不管我怎麼努力都沒有人喜歡我,我好孤單好難過。」 家長說: 「我的孩子漸漸地不想去學校,每天都把自己關在房間裡,我該怎麼做?」 「我的孩子現在都不想跟我們說話,動不動就吼我們,我們做錯了甚麼?」 「我工作不穩定,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但工作時間很長,沒有時間陪孩子,我能怎麼辦?」 老師說: 「那個孩子我就是怎麼好好講都沒辦法,他就是硬要跟我對抗,我真的想到他就頭痛,我該怎麼做?」 「我覺得我帶這個後母班真的壓力好大,我的身體也越來越差,好像撐不到退休,該怎麼辦才好。」 「我們班好幾個學生都在自傷,甚至寫日誌跟我說他想不開,我能怎麼辦?」 面對焦慮,我們可以這樣做 1. 冥想: 處於緊繃的身心狀況,可以嘗試透過冥想去放鬆,透過以下的指導語,慢慢地練習呼吸和放慢自己,家長和老師也可以陪伴學生和孩子一起進行。 2. 繪畫: · 繪畫前的準備: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