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2月, 2023的文章

看不見的傷害-網路霸凌

看不見的傷害-網路霸凌 學校心理師   李毓馨 那天 心彤 在 IG 上, PO 了一張自拍照,得到許多回應,但其中有人留言「北七」,還有人留言「母湯」, 心彤 看到後,十分難過,默默將照片刪除,過一會兒, 心彤 改 PO 家裡狗狗的照片,這次大家都說很可愛。可能我們都聽過類似的故事,有的時候別人留言說「下巴?」,我們會去檢查照片是不是沒拍好?還是下巴長得不好看?也許 … 我們就開始改變拍照片的方式,像是把下巴遮住或換個角度拍照,甚至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。   其實 IG 或臉書這一類的社群媒體,本是聯繫感情與分享生活的平台,讓我們能夠跟朋友更靠近,然而我們在意別人的看法,也想獲得他人的喜愛,所以會透過他人的反應來調整自己的行為,因應社群媒體的發展,衍伸出新的人際互動與網路霸凌的問題。特別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言,發展階段正在面對自我認同的議題,同儕影響力逐漸升高,更容易受到網路留言的影響。   心理師這麼說   對 心彤 來說, PO 照片時,也許是想要獲得愛心,但卻得到負面評價,心情難免受到影響。雖然平常老師、爸爸媽媽或其他大人們,總是鼓勵 心彤 做自己,不要把同學說的話當成是聖旨,可是真的有點難。 你可以這麼做: 1. 看一下留言的人是誰,是你的好朋友、同學或是網友? 如果是好朋友,建議你將自己的心情告訴對方,好好地聊聊,讓對方知道他的留言造成哪些影響。如果是同學或網友,那麼你可以想一想他們對你來說有多重要?是不是要讓他們的想法影響你對自己的看法? 2. 如果你還是很難過,可以跟爸爸媽媽或其他信任的大人說,或是到輔導室找老師討論。   對 留言的人 來說,也許只是開玩笑,可能沒有想過自己的留言會傷害到對方。現在手機很方便,留言的當下,我們以為只是隨手打一段話,發表自己的意見,沒什麼大不了。正因為沒辦法立即看到對方的反應,所以容易忘記話語會傷人。 你可以這麼做: 1. 留言時,想想對方看到的反應。雖然我們是看著手機螢幕打字留言,但別忘記留言的對象都是有感覺的人,會因著你的留言而開心或難過。 2. 如果不小心說錯話,傷害了對方,記得去道歉喔!   對 家長 來說,網路普及且 3C 隨手可得,許多孩子從小就常使用 3C ,管理使用時間是一門大學問,常會引發親子衝突。孩子們使用手機平板,通常是拿來玩手遊,看影片或社群媒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