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1的文章

理智不斷線—提高面對負向情緒的能力

  理智不斷線—提高面對負向情緒的能力 妍妍剛從安親班下課,沒看到叔叔在櫃台等。妍妍想起「今天早上媽媽說會請叔叔來接,怎麼叔叔還沒來,叔叔是不是忘記我了 ? 一定是媽媽沒有告訴叔叔,就不會有人來接我,我就會一個人在這裡…」。接著,妍妍愈想愈擔心愈害怕,趴在桌上開始一直流淚,不論安親班老師如何詢問,妍妍一直不斷地哭泣,什麼話也說不出口…。同樣的情境換成小希,小希沒看到叔叔在櫃檯等,心想「叔叔好晚來,真好,我有時間可以繼續畫畫…」小希開心地哼著歌,做喜歡的事情。   同樣的場景,心情卻有天壤之別。美國心理學家亞伯特 . 艾里斯( Albert.Ellis )認為,會讓人引發情緒的不是事件本身,而是我們對事件的想法與信念,我們以他著名的 理情行為治療法(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, REBT ),簡稱 ABC ( activating event-beliefs-consequence )理論來分析上述妍妍跟小希的例子:   A 事件 B 想法 C 情緒 / 行為 叔叔沒來接 妍妍 「不會有人來接我」 「我會一個人在這裡」 難過 不斷哭泣 小希 「更多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」 開心 繼續畫畫 妍妍跟小希面對的都是同一件事情,但因為兩個人面對事情的想法不同,造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,連帶的也產生行為的不同。很多時候,負向情緒一下子來得太快,碰 ~ 讓理智線很快斷裂,造成失控的局面,事後還得接受更多後悔、羞愧的心情。因此, 如何讓理智線隨時保持彈性,使它不容易斷裂呢 ? 第一步  心情平靜時,想一想自己憤怒、生氣、傷心、難過、失望、委屈…各種心情出現時身體有什麼感覺 ? 例如:憤怒 / 生氣可能是心跳加快、手握拳頭、眼睛瞪大、感覺肚子有一團熱氣往上竄;傷心 / 難過可能是什麼事情都不想做、肚子緊緊的、覺得想哭。每個人的反應可能都不太一樣,也可以問問同學或爸爸媽媽,看看他們有什麼反應,跟自己一不一樣。心情平靜時,可以花時間想一想,讓理智線能夠事先暖身預備,一旦引發情緒的事件來臨時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