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噴火龍也有春天~~談情緒困擾兒童之輔導

 噴火龍也有春天~~談情緒困擾兒童之輔導

新北市學校心理師黃郁琄

小學一年級的小智經常在學校發脾氣,上課會走來走去,還未經同意就拿同學的東西。老師如果制止,小智會大叫「不要」,還會丟東西。若同學威脅「你再這樣我要告訴老師」時,還會動手打人、踢人。這時如果老師前往要拉開或抱住,小智也會咬老師、踢老師,讓老師十分頭痛。

 孩子的心裡話

剛從幼稚園升上小一的小智,要適應一堂課坐40分鐘,還有許多困難的作業,又離開熟悉的父母,確實會很沒安全感。此外,情緒的控制更與大腦的成熟度有關。美國精神科醫師丹尼爾‧席格曾形容大腦像一棟雙層的房子:一樓是「下層腦」,包括腦幹和杏仁核、海馬迴等邊緣系統,負責人類基本生存功能及情緒;二樓則是「上層腦」,主要是大腦皮質和前額葉,負責思考、做決定、情緒調節、道德批判、同理心等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圖文來源:引自留佩萱(民106

當人感受到生氣或恐懼時,「下層腦」先被啟動,進而做出攻擊或逃避的行為。除非孩子從大人那裡感受到安全,「上層腦」才能啟動,進而能理性判斷和做決定,或同理他人感受。由於大腦前額葉的成熟通常要到25歲,因此孩子的大腦就像是一棟施工中的房子,下層腦已經成熟,上層腦卻還在建造,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生氣就丟東西、受到威脅就咬人……因為他們被下層腦控制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圖文來源:引自留佩萱(民106

家長如何幫忙

人類的大腦不會在滿25歲時,突然變得精明懂事、能調節情緒或具備同理心,而是從小到大經歷的每件事、每個經驗,逐步型塑而成,也就是說,我們怎麼對待和教養孩子的方式,決定了他是「上層腦」還是「下層腦」比較發達。就像肌肉訓練一樣,訓練和使用愈多的部分就會愈強壯和熟練。如果我們慣用打、罵和體罰,孩子的杏仁核頻繁接收到恐懼和威脅,便容易啟動下層腦,進入「攻擊」或「逃跑」的模式,大腦就徹底被情緒掌控,無法學會調節。

因此,為了避免我們一再活化孩子的杏仁核,在孩子大哭大鬧、發脾氣時,首先,父母可告訴自己「孩子不是故意的,只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,因為他的下層腦被掌控了。」,我們先試著讓自己的心情穩定其次幫助孩子辨識情緒,如問他:「你現在的感覺是什麼?」或孩子說不出來時幫他說;「剛剛同學指責你時,我猜你很生氣,以為他們故意針對你」。研究顯示,覺察情緒能夠啟動大腦前額葉皮質,傳遞訊息來撫平管理情緒的杏仁核。最後,當孩子的杏仁核被安撫後,再透過引導思考的方式如「我知道你是想跟同學玩才拿他的玩具,不過你打他、罵他,他一定很痛。你覺得如果有同學想跟你玩,他該怎麼做?」,幫助孩子的上層腦更活躍。

老師如何幫忙

當班上有小孩情緒暴走,會丟東西、甚至打同學、踢同學時,肯定讓老師很焦慮。此時,安全是第一考量,先讓暴走的孩子跟其他孩子有些區隔,如平常訓練班長帶著其他同學安靜自習,不再對暴走的小孩繼續刺激,由老師陪伴他在一個安全的地方冷靜(但不是懲罰)。

林維信心理師在〈什麼是校園「冷靜區」?收起大道理,這樣擁抱孩子的壞情緒〉一文中即建議老師平時可以在教室設計一個「冷靜區」,提供班上所有學生都可以「練習自我緩和情緒」的地方,並常態化地解釋「有情緒是正常的」。

此外老師平時也可透過「情緒紅綠燈」來教導孩子練習情緒控制、活化上層腦:

 Y紅燈停STOP:停下來或冷靜下來

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深呼吸、洗臉、離開現場等,讓自己從負面情緒中抽離,冷靜下來。

 Y黃燈想THINK:覺察情緒、理性思考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想一想是什麼讓自己生氣;自己想要的是什麼,有哪些方法可以得到。

 Y綠燈行DO:行動、解決問題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當孩子已經冷靜下來,也思考不只一種方法,就可以跟孩子討論怎麼做。

 不過,林維信心理師也提醒,如果平時跟孩子只有高壓而沒有連結、關心,暴走就會變成他反抗你的機會。因此,當孩子冷靜的時候,先跟他建立好的關係和培養默契,是當孩子暴走時能協助處理情緒非常重要的關鍵!

參考文獻:

1. 林維信(民109)。什麼是校園「冷靜區」?收起大道理,這樣擁抱孩子的壞情緒。取自親子天下,翻轉教育https://flipedu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837

2. 周玥、李碩(譯)(2016)。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。臺北市:地平線文化。(Siegel,D. J., M.D. & Bryson, T. P., PhD., 1996)

3. 留佩萱(民106)。童年會傷人。臺北市:小樹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