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21的文章

噴火龍也有春天~~談情緒困擾兒童之輔導

  噴火龍也有春天 ~~ 談情緒困擾兒童之輔導 新北市學校心理師黃郁琄 小學一年級的小智經常在學校發脾氣,上課會走來走去,還未經同意就拿同學的東西。老師如果制止,小智會大叫「不要」,還會丟東西。若同學威脅「你再這樣我要告訴老師」時,還會動手打人、踢人。這時如果老師前往要拉開或抱住,小智也會咬老師、踢老師,讓老師十分頭痛。   孩子的心裡話 剛從幼稚園升上小一的小智,要適應一堂課坐 40 分鐘,還有許多困難的作業,又離開熟悉的父母,確實會很沒安全感。 此外,情緒的控制更與大腦的成熟度有關。美國精神科醫師丹尼爾‧席格曾形容大腦像一棟雙層的房子:一樓是「下層腦」,包括腦幹和杏仁核、海馬迴等邊緣系統,負責人類基本生存功能及情緒;二樓則是「上層腦」,主要是大腦皮質和前額葉,負責思考、做決定、情緒調節、道德批判、同理心等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圖文來源:引自留佩萱(民 106 ) 當人感受到生氣或恐懼時,「下層腦」先被啟動,進而做出攻擊或逃避的行為。除非孩子從大人那裡感受到 安全 ,「上層腦」才能啟動,進而能理性判斷和做決定,或同理他人感受。由於大腦前額葉的成熟通常要到 25 歲,因此孩子的大腦就像是一棟施工中的房子,下層腦已經成熟,上層腦卻還在建造,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生氣就丟東西、受到威脅就咬人 …… 因為他們被下層腦控制了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圖文來源:引自留佩萱(民 106 ) 家長如何幫忙 人類的大腦不會在滿 25 歲時,突然變得精明懂事、能調節情緒或具備同理心,而是從小到大經歷的每件事、每個經驗,逐步型塑而成,也就是說,我們怎麼對待和教養孩子的方式,決定了他是「上層腦」還是「下層腦」比較發達。就像肌肉訓練一樣,訓練和使用愈多的部分就會愈強壯和熟練。如果我們慣用打、罵和體罰,孩子的杏仁核頻繁接收到恐懼和威脅,便容易啟動下層腦,進入「攻擊」或「逃跑」的...